|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风筝会特刊·临朐篇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寿光模式”再升级 |
—寿光市以“六化”发展为抓手奋力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
|
□潍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 由菜而兴,因菜而名。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市以蔬菜产业化引领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民富裕、城乡融合、农村城镇化,被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寿光模式”,享誉全国。 进入新时代,如何创新提升“寿光模式”? 寿光市把“寿光模式”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考虑,坚持以国际视野、全国领先、一流标准为定位,突出全域打造、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主动融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以生产标准化、农业园区化、蔬菜品牌化、农民职业化、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六化”发展为抓手,全方位推动理念创新、技术革新、模式更新,奋力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寿光模式”迈向升级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寿光力量,今年,寿光市位列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第1名,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受到国务院通报督查激励,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位列全省第1名,荣登中国乡村振兴十大先锋榜。 生产标准化 —加快标准集成、模式输出 标准是质量兴农的基石,是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省部共建合作备忘录,共同在寿光市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凝聚专家智慧、寿光农民经验,中心已集成了2348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启动11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其中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中心推动下,由67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已于去年7月份成立。 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寿光市借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建设东风,以抓牢标准主导权带动蔬菜产业整体提升,成立了4名院士领衔的蔬菜领域国内顶级专家团队,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建设了国内唯一的蔬菜品质感官评价与分析实验室,完成了山东区域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执行标准汇编。 “下步,我们将与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成立蔬菜标准化产业学院,加快组建国际蔬菜发展联盟,推动标准互认和参与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真正把寿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 加快标准输出,实现由“技术输出”向“模式输出”转变。 为此,寿光市在全力抓好蔬菜标准集成的基础上,打造了现代农业标准输出中心,先后在江西井冈山、瑞金,陕西安塞,四川北川,重庆开州等地建设了大型蔬菜基地,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指导蔬菜生产,已向全国26个省份提供了蔬菜产业问题集成解决方案,全国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农业园区化 —推动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这是俺去年底新建的两个大棚,里面安装了物联网管理、水肥一体化、温湿度自动控制、轨道运输等新设备、新技术,现在手机是最主要的农具。”在洛城街道东斟灌村,31岁的年轻菜农李万庆笑着介绍。 “过去发展大棚多凭‘土’经验。推动‘寿光模式’再升级,寿光正抢占科技研发制高点。”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立新说。 紧抓智慧化重点,加快由传统种植向科技引领转变,记者在中国蔬菜小镇、现代农业园区采访发现,第七代智能化蔬菜大棚已成燎原之势。一个大棚就是一个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这样的蔬菜大棚,寿光市近年来新建了80万平方米。 深刻把握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大势,寿光市把重点放在发展高品质蔬菜上,以工厂化理念建设运营农业园区。 “我们对农业园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广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新技术和区块链全程追溯系统,在所有园区全面推行‘六统一’服务,使每个大棚、每个园区都成为一个‘绿色车间’‘绿色工厂’。”王立新说。 以科技创新重塑现代农业新优势,寿光市建设了总投资26.5亿元的中国蔬菜小镇、智慧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园区。其中,蔬菜小镇项目全面集成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最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和优良品种,专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高端市场和俄罗斯等国家,全力打造全国最高端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以专业合作社引领规范化经营,寿光市15个镇街区全部组建了镇街联合会,创成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家,省级和市级示范社65家,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以链条追溯守牢安全生命线,寿光市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在全省率先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累计开具农产品合格证90多万张,建立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全天候监管体系,全力打造全国最安全、最放心的“菜篮子”。 蔬菜品牌化 —打响品牌走融合发展之路 今年,寿光市与拼多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寿光农业发展集团与多多大学签约,寿光市的主要蔬菜标杆企业也陆续入驻拼多多平台并开设旗舰店。今后,双方将围绕推动“寿光蔬菜”区域产业带数字化升级和品牌化营销,在组织协调、技术研发、仓储配送、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领域深度合作,构建蔬菜产销大数据库,共建寿光蔬菜数字化上行机制。 品牌即价值,是提升农业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寿光市坚持走“品牌兴农”之路,“寿光蔬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在北京、济南等大中城市设立了“寿光蔬菜”旗舰店,与大润发、家乐福、盒马鲜生等建立直达终端的营销体系。到目前,寿光“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00个,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蔬菜直供基地。 打造寿光蔬菜“金字招牌”,叫响“寿光菜·中国芯”。寿光市加快“中国蔬菜种业硅谷”建设,首次以“网上双博会”形式,成功举办了第21届菜博会和2020年种博会。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成功春甘蓝新品种4个,目前寿光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达到71个。 以多业态嫁接提升现代农业,加快由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据王立新介绍,寿光市推动设施蔬菜产业融合发展,不是由一个主体或一个园区主导的“区域小融合”,而是寿光市立足世界一流的设施蔬菜生产水平,推动接二连三实现的“产业大融合”。 如今,寿光市对外输出的不仅是蔬菜及相关加工品,还有种子种苗、建造方法、硬件设施、先进技术、管理模式、人才资源等;独具特色的“菜乡游”更为寿光市带来了人流、消费和智慧,形成了“蔬菜兴带动百业旺”的发展局面。 农民职业化 —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条件大幅改善,种种利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近5年返乡人数增长20%。 “新建的两个大棚每个长260米、宽45米,总占地35亩多,投入在120万元左右,到现在生产了还不到一季,俺已经净挣了29万元。”“棚二代”李万庆自豪地说。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聚焦解决“谁来种田、如何种好田”的问题,寿光市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蔬菜产业优势,双管齐下,创新方式培育职业农民,鼓励人才回乡创业。 从去年开始,寿光在全市开展3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实施“十百千万”蔬菜标准化培训工程,为全国培训农村干部1.5万余人、培训本地新型职业农民5万余人。创新实施“校园+田园”职业教育新模式,成立由128名“农技专家”“田秀才”组成的农业人才“师资库”,在职教中心开设40门农业课程,培育了一大批“绿领”农民。 大力实施“精英人才创业计划”和农村优秀人才“雁归计划”,引进培育农业领域领军人才28人,成功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青年人才回乡创业。比如,文家街道曾新创办了欣欣然园艺,销售额在整个线上种子种苗行业稳居全国第一;洛城街道王建文打造了优质生鲜品牌“鲜馥”,销售额年内预计达到5亿元。 乡村宜居化 —让美丽乡村从梦想走进现实 行走侯镇看乡村,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生态协调、乡风文明,让人不觉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寿光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宜居作为创新提升“寿光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内容,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让群众获得感更强。 提升“硬件”,让群众居住更舒心。寿光市全域整治提升600个示范村和15个成方连片示范片区,集中开展了农村厕所、道路、供暖、供气、污水处理等“十改”工程,实现了城乡公交、供水、垃圾清运、污水处理一体化,农厕改造和公厕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户户通”工程实现全覆盖,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配套“软件”,让群众精神更富足。去年以来,寿光市持续推进思想筑魂、环境改善、移风易俗、家风建设、文化惠民“五大工程”,建成村史馆、民俗馆等各类村级文化场馆58处,基层文明实践所(站)达到了1026处,组建了20万人覆盖城乡的志愿者队伍,先后开展“千村万场大宣讲”“婚姻家庭辅导”等活动1万多场次,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传统文化志愿讲师团,寿光市91.6%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标准。 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全域统筹、协同发展 地方财政收入80%以上优先用于保障民生,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教育体系,在全省率先为在职乡村医生缴纳养老保险,省级标准化卫生室、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全覆盖,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位居全省第1名…… 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综合治理暨“三清”工作,投用“一站式、立体化”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村级标准化综治中心、“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务助理”、“雪亮工程”实现全覆盖,形成了“民情摸得清、好坏群众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村振兴,有“颜值”更要有“内涵”。寿光市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深化拓展、创新提升,推进全域统筹、协同发展,让群众满意度更高。 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寿光市推动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镇街卫生院基础设施PPP项目、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铺开11所镇街小学和农村幼儿园建设,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有序推进,投用后将形成在校人数2万人的特色海洋职教基地。 社会保障向基层倾斜。寿光市加快推进市、镇、村三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点建设,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及护理标准,广泛开展12项慈善救助活动,为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党员干部包靠,逐户开展问题排查和整改提升活动,开启线上寿光扶贫专区和寿光扶贫馆,探索“网络直播扶贫”等消费扶贫新模式,今年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补贴资金1408.4万元。 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寿光市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工程建设,搭建起一站式群众诉求处理、全域网格化治理服务、大数据智能分析预警、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四大体系”,形成了群众诉求“一口受理”、多部门联动的快速解决机制。自去年3月份启动以来,中心日均处理群众诉求400余件,实现了对诉求群众的100%回访,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