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骆佳琪
编辑 | 刁博雅
摄影 | 王金奎、刘红朝
飞翔的凤凰城,东方的威尼斯。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有如画的风景,有灿烂的文化,有著名的人物......这里就是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在这所凤凰古城里,一所底蕴厚重,成就万千学子多彩梦想的水城名校——聊城三中,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顶尖学者王富仁先生(已故),曾动情地说:“聊城三中所有老师做学问的认真和严谨,是我一生的榜样。我以后的发展,是他们培养教育的结果。”
感动中国人物、聊城三中优秀毕业生徐本禹,大学毕业之后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孤身到贵州大山深处义务支教两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
抗疫英雄单保磊、朱司令说:“每每路过母校时,都会忍不住凝望。从少不经事,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源于母校老师的指引栽培。聊城三中让我们感到骄傲,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60余年峥嵘岁月,60余年风雨征程,一代代三中人,不忘初心,集古圣先贤之智慧,纳地杰人灵之毓秀,托举起鲁西杏坛这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您“不知道”的聊城三中!
家一般的食宿
打造成长福地
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始建于1953年,为国家培育了一批批栋梁之才。学校坚持”厚德 博学 砺志 笃行”的校训,以治学严谨、管理科学、全面发展、文体活跃著称。聊城三中现有教职工380人,在校学生4500人,90个教学班级,教学模式科学先进,教学设施精良齐全。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拼搏努力下,短短5年时间,学校教学质量快速攀升,实现了质的快速飞跃与成长。2019年,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为聊城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高中。2020年学校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打造花园环境,感受“如家”温暖
走进聊城三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亭廊轩榭,整洁美丽,如花园一般,学校荣获山东省园林式单位。学校始终坚持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并举,匠心部署校园中的每一处文化:“思齐”“润玉”文化亭、假山喷泉、文化长廊、人文雕塑精巧雅致,富有文化气息;宣传窗、励志语、文化墙交相辉映,启迪智慧;“知行楼”“启智楼”“致远楼”等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学子或阅读、或静思、或谈笑、或小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充分的人文关怀中,师生心灵得到良好的滋养。
环境一尘不染,菜肴好吃不贵
“不赚学生的口粮钱!”校长赵振林掷地有声。聊城三中的师生餐厅同样展现着“三中品牌”,与这所省级重点中学、省规范化学校、省精神文明单位等众多殊荣完美匹配。
在聊城三中,学生饭菜一律按采购成本定价,每月五百元左右让学生吃饱吃好,除了日常的各类菜品、馒头、包子外,还能享受到小笼包、馅饼、煎饼果子、热干面、烧鹅等。有些校外不能吃到的小吃,在食堂里都可以吃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2019年山东省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因其餐厅办得好而在聊城召开,学校作典型经验介绍,成为全省中学的样板、标杆和典范,“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山东省清洁厨房”品牌越擦越亮。
强化习惯养成,完善宿舍条件
走进偌大的学生宿舍楼,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异味。每间学生宿舍地面都一尘不染,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在这里,学生享受到大学公寓般的住宿条件——六人间,每间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每层宿舍楼都有一个淋浴间,供学生夏天冲洗。每间宿舍都装有空调,夏天可以避暑,冬天免费供暖……
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是三中人秉承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坚持做最有品质的教育:做最好的学生餐厅,做最好的学生宿舍,为学生打造最有温度的成长环境,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家长和社会为之敬佩。
办一所好学校
做有爱有温度的教育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聊城三中坚守不变的教育初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只要得到适合的教育,都能成人成才!”聊城三中校长赵振林如是说。
学校采用“低重心”运行的教学策略,坚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教学理念。各学科都对成绩后20%的学生进行“补弱”。为此,教室后面留有“专用空桌”,晚自习有教师坐班辅导,其间,教师找学生谈心谈话、面批作业、精准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学校发展的好坏,关键在老师。一大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顶尖的名师,奠定了聊城三中深厚的底蕴,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不竭动力之源。“敬业、爱生、责任、认真”这八个字就是聊城三中对老师要求的核心师德。为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聊城三中每年都会抽调100名老师到更优秀的学校进行学习、培训,让老师们长见识、提思路、开眼界。 微课题的研究,也是聊城三中的一大特色,对“课堂如何引入”、“如何布置作业”、“如何进行课堂的启发”等一系列在课堂中遇到的小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聊城三中师生都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认真只能做对,用心才能做好。教师人人都努力掌握“端好饭碗的本领”,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模式。
学校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帮助都化为了教育的温度,温暖着每一名学子,激励着他们以更加优异的学习成绩,更加优良的习惯品质感恩学校,回馈社会。
升学率作为教育的副产品也随之产生:自2015年9月赵振林校长上任以来,本科升学率连年保持10%的增长,五年来增幅全市第一,教学质量、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
立德树人
“三个没有”惊艳全城
随时随地看,校园内没有一片废纸;没有一个学生外出吃饭;没有一个学生道路骑车逆行。这正是独具聊城三中特色的“三个没有”。这得益于学校把“日行一善”作为德育的总抓手,让学生在“不丢一片垃圾,帮助身边的同学,主动排队让座”等日常小事中唤醒“善”的本性,思善、言善、行善、扬善,人人争做最好的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聊城三中偌大的校园内,看不到一片废纸;校园亭台、花园的每一处座凳上,几乎都无灰尘,随时可以坐上去歇息。
在餐厅,学生用餐完毕,上千个餐桌像刚刚被擦洗干净一样,看不到任何残食杂物。学生会主动回收餐盘,带走残食杂物,为下一位用餐者留下一个干净的餐位。
放学时数千人离校,一到校门口的下行线,齐刷刷地下车,推着自行车文明离开校园。更惊艳的是,走出校园后,这数千人的骑行大军,无一逆行,或有序穿越马路,或顺行离开。
小事体现修养,细节彰显文明。如今,在聊城三中,优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人人都做最好的自己。所有的德育成果都化为了三中学子的文明素养,以“三个没有”呈现出来,惊艳了一座城,也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增添了一抹靓丽的光彩。
聚焦素养
多彩课程助推全面发展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程也是一个学生在成长中的重要支撑。聊城三中非常注重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成长成人成才,力推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音体美实施选课走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培养一二项兴趣爱好,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技能。除此之外,还有奥赛课程、科技创新课程、各种社团等,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发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科学创新就是学生的奇思妙想,如何把奇思妙想付诸实践?为此,学校今年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山东省最好的中学科技馆,让学生通过各种设备和仪器,点燃他们创造创新的火花。操作无人机,模拟制作火箭、机器人和3D打印都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项目。不仅如此,聊城三中还开设了很多创新的课程,普及创新知识,很多人都觉得科技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其实科技创新就是把人们平常生活的设备设施做一些小小的改动,使它们变得更好,更便利,那便是科技创新,并非远不可及。 这已成为三中学子的共识,并激励着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近三年来,共309人次荣获国家及省市级科技创新类奖项。6名同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明创造之星”、“聊城市政府专利奖”。今年学校学生在机甲大师青少年挑战赛和超级轨迹-星际探索两个项目中均获得高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单位。
在聊城三中办公楼走廊文化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无论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是清贫还是富足,都要把教育当成是我们的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
聊城三中作为一所历史名校,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曾经的聊城三中,攀登过巅峰,也走过沟沟坎坎。如今,正如一棵老树遇到了春天,遇到了凯风著意,它也必将开出一树花团锦簇。这一刻,也必将聚焦了所有聊城人的目光,还有万千家长和学子的期盼。为了万千学子的茁壮成长,聊城三中将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一如既往地“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在建设全国名校的征途上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