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龙门镇文化广场上的“一井三将军”雕塑。从左至右为裴周玉、张令彬、张平凯。通讯员 贺宇翔 摄影报道
4月28日晚,平江县三阳乡84岁农妇李琼英(前排左)来到北京,看望101岁的婆婆、钟伟将军夫人刘挽澜(前排右)。
新四军抗日三战将之墓 通讯员 沈君芳 摄
新四军抗日战将江渭清(左)、吴仲超、王必成(右)合影。
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提供
无私本色深入骨
将军家风,山高水长。本报刊发《开国将军钟伟的家风》后,不少读者致电记者,提供平江开国将军好家风的线索。连日来,记者进老区、上京城寻访了一些隐没在凡尘中的将军后人,采集了许多故事。5月10日,年迈的岳阳党史专家凌辉先生找到记者,叹道:“将军个个都有好家风!”
“共产党不能搞封建社会‘父贵子荣’那一套”
甘渭汉中将曾任总政副主任,但从不以权谋私。其长子甘淙军校毕业后从军,“文革”中受父亲牵连被迫离开军队。将军恢复工作后,没有要求为儿子落实政策。次子甘沛是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三子甘治、女儿甘鸿在同年入伍的干部中,职务一直偏低。女婿王小舟,年近40岁仍是个副营职干部。将军部属想在政策规定许可范围内,为他们帮忙。将军正色道:“别帮倒忙,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不能搞封建社会‘父贵子荣’那一套!”
平江长寿镇乃将军之乡,1955年有12人晋升将军。“我们的将军都很讲原则,张震上将是从不为家乡人批条、签字的。”方强中将的长孙方多根说,“爷爷教育我们,不要当官,也不要发财。他说跟我出去那么多人都牺牲了,谁帮他们的后人当官、发财?”刘志坚中将的儿媳邓娉桂称:“父亲常用‘三条’教育我:一条是好好学习,二条是好好工作,三条是好好照顾老人。”
“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
“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这是邱创成中将恪守的准则。他从不讲究穿着,一双布鞋后帮穿破了,他说补补还能穿,就亲自动手补。家里沙发套破了,他又自己缝补好。地毯脏了,将军拿到凉台上冲洗。
将军也不讲究吃喝,炊事员做啥他吃啥。晚年服药片时,药片掉地上,他捡起,吹吹,就服下去。
苏振华上将的女儿苏承业跟记者说起父亲、继母,满是钦敬:“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没有布料,弟弟们的床单都是陆阿姨(继母)用一块块碎布拼接缝制的。家里常有领导来谈工作、开会,爸爸都自己负担茶水、饭菜。”
钟伟少将的孙女钟水霞记忆犹新:“在合肥,爷爷常带我去买菜。付钱后,他就蹲地上,摊开随身带的蓝格子大手帕,包好小菜,说‘给菜贩省一个袋子’。爷爷喜欢练书法,写得最多的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永不褪色的红旗”
黄连秋少将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针线包随身带着。一次出差,其助理员上衣扣子掉了,将军随手从挎包里掏出针线包,针线、布条皆齐。
将军有7个孩子,1962年或入托或读书住校。假期,将军组织孩子自己洗衣服,拆洗被子,整理房间;让大的帮小的缝衣、钉扣。
将军备有一套修鞋工具,谁的鞋子破了都自己修。他常跟孩子说:“我们当红军的时候,哪有鞋子穿呀!还不是赤脚板、穿草鞋。”1960年以前,将军的孩子不买鞋,都是自家做的,家中破烂布,都打衬背做鞋底。大孩子穿过的衣服,小孩子接着穿。
黄连秋还保存了当红军时用过的包袱被和战火中亲手缝补的补丁叠补丁的旧军装,这些物什成了对孩子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他常进工厂、学校作报告,教育了许多干部和青少年,被誉为“永不褪色的红旗”。
“我是一个无产者”
无独有偶。吴信泉中将也有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好家风。其子吴皖湘跟记者温馨忆旧:“我兄弟姐妹12人。如果买衣服穿,经济条件不允许。妈妈便买了一台缝纫机,上了一期缝纫学习班,从此自己做衣服。妈妈将衣服、裤子‘套裁’,能省不少布料。一次,妈妈的老战友送她一顶报废的降落伞,白色和金黄色相间。她用白色布给儿子做衬衣,金黄色布给3个女儿各做一件连衣裙,领口和裙边镶白色花边。老师都夸我们的衣服漂亮。”
吴皖湘介绍说,父亲要求我们从小有礼貌、守规矩,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外出时,不打不闹,见长辈要问好;家里来客人时,要保持安静。放寒暑假后第一件事,是开家庭会议,父母表扬获得“三好”的孩子,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给3个大孩子分工:有序管理生活、体育活动和假期作业。
1992年,将军临终前对家人说:“我1926年参加革命,许多人牺牲了,我是幸存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吴信泉全家。我是一个无产者,什么都没有给你们留,沙发、地毯、家具都是公家的。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活条件有好有差,好的要帮差的,大的要帮小的,永远团结。我希望我的儿女永远跟共产党走!”
“一井三将军,个个过得硬”
张令彬、张平凯、裴周玉三位将军是同乡,平江龙门镇流传着“一井三将军”的佳话。
张令彬中将生活上坚持低标准,要求子孙只求温饱不比阔气。将军虽管钱管物,但不占公家便宜,亲友、领导来了,皆自家管饭。一日,薄一波副总理来总后和他商谈工作,他通知家里:“午饭有客,加两个菜。”
对子女的工作,将军明确表示“一个也不能到总后系统工作”。他总是教育孩子:“做人要正直,处事要正派,自立自强,凭本事吃饭,不要托门子、找关系、攀龙附凤、投机取巧。”儿女结婚,将军施行“四不”:不张扬,不通知亲朋,不收受礼品,不举办婚宴;只给每人一二百元钱。
将军子女全遵父母教导埋头做人,无一成大官大款,言谈举止与平民子女无异。
过继给裴周玉少将做儿子的裴静望老人记得:“1965年,我赴新疆支边,父亲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一次我想搭他的便车。他说车是国家派给我工作用的,你不能坐。”裴静望骄傲地说:“一井三将军,个个过得硬!”
“张平凯将军爱学习。”张将军的侄孙张佑清讲起叔公,颇为自豪:“叔公只读过15个月书,他在枪林弹雨间隙刻苦自学,为白求恩写过挽联:志在东山作无产阶级伟大战士辛勤劳累视等闲,影留异国展国际主义英雄形象舍身取义语无间。”
“60块银元换不来一张纸条”
1988年3月10日,钟期光上将的外甥孙汪耀华进京看望舅爷。将军问当时在场的李平少将:“你还记得1936年秋到汪家‘化缘’吗?”
李将军紧握汪耀华的手:“你祖母厚道,我们刚进门,她就借来腊肉和泥鳅,做腊肉炖泥鳅给我们吃。第二天你祖父汪希范又将16亩田抵押出去,交给我们60块银元。年底他将16亩田卖给当地富豪王某,得银元400块,全部用于红军给养。”
此番进京,汪耀华之兄棣华要他求舅爷写个字条解决国家粮,将军打趣道:“你家祖辈多次出生入死给红军筹粮,我就破例给你们也筹粮吧!”
字条上写道:“平江县人民政府:浯口镇国家教师汪棣华是汪希范烈士后代,爱人李美英身体不好,耕田种地有实际困难,孩子汪艳震、汪高建都是农村户口,请你们按有关政策给予照顾解决。”
次日,将军跟耀华说:“昨夜反复考虑,字条有勉强地方政府之嫌。你先退给我吧。”
耀华笑问:“60块银元换不回一张纸条?”
将军脸色凝重,眼眶湿了。耀华忙拿出字条奉上,流下愧疚之泪。
耀华返乡时,将军派人送来短信:“继承先烈遗志,联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至情亦是真豪杰
说起平江开国将军,多是战神、猛士、铁石心肠的形象。5月10日,岳阳党史专家戴长明对记者另有一说:将军多文武兼备,也有人情味。
梳理将军后人的追忆,记者亦觉将军皆是有情人,其亲情、友情、乡情如五月的鲜花,芳芬醉人。
“爸爸跪着给奶奶穿鞋”
“父亲是个孝子。”苏振华上将之女苏承业如此给父亲定位。她解释道:“爸爸再忙也常给奶奶端茶倒水,有时还跪着给奶奶穿鞋。”
1960年,国家遭灾,每月只给将军配1公斤大米。苏家孩子吃的都是地瓜面和菜叶。每次吃饭时,将军都把一小碗米饭,喂给几岁的小儿子。苏承业称,当时父亲工资300多元,抚养家里9个孩子,还要接济老家亲戚。
“每年轮流回家,不能忘记家”
2000年,张震上将携儿子海阳、晓阳、宁阳回平江省亲。
老将军一回家,就托人将其亲友请到镇上。为便于交谈,他把亲戚及儿时好友分成6批会见,大家有说有笑的。将军告诫子女:“平江是你们的根,你们每年轮流回家,不能忘记家。”
老将军深知,要提升农村人的素质就要读书。遂发动全家捐款30万元在长寿镇建图书馆。次年,听说建图书馆资金有缺口,他又追加15万元……
“还有1/3没肉过年怎么办”
1988年岁末,平江县县长去看望在301医院住院的钟期光上将:“钟老,我代表乡亲来看您,给您带了点小东西。”将军脸一沉:“一个贫困县还送什么东西,带回去!”县长忙说:“就带了点家乡腊肉、火焙鱼。”将军这才转怒为笑。
将军问:“现在过年,老百姓解年牲的人有多少?”县长答:“有条件解年牲的,约占2/3。”将军忧虑:“还有1/3没肉过年怎么办?”听说“现在新鲜肉随去随买,有些群众不须解得年猪”,将军方放下心来。
将军不少部下有困难,他都热心相助,治病、买药等事都设法操办。1991年春,部下冯正中去看将军,因耳聋,听力困难。冯正中说,医生说耳朵老化了。将军建议买个助听器。冯正中说买了一个仍听不清楚,好的太贵了。将军说,我给你买。
“只要我能活着回来,定要报答乡亲”
1927年,15岁的何能彬投身革命。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捕,乡亲奋力营救,助他脱险。临别时他许诺:“只要我能活着回来,定要报答乡亲!”
1949年至1952年,何能彬多次从天津、武汉公安总队司令员任上回乡探家,他都要慰问乡亲和烈士遗孀遗孤,问寒问暖。归队前都向县委反映乡亲们的呼声,对工作中的缺失,也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建议。
“方将军的‘红机子’好用”
说起方强中将,平江许多老同志肃然起敬:“方老极关心家乡,只要和他见面,他总要问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办么。印象最深的是方将军的‘红机子’电话好用。提起话筒,接线员就热情地问你要哪里、找谁,一一帮你找到。”因此他们到北京,首先就到方老那里用红机子找人。
1990年,平江夯实基础,争创商品粮基地县。方老获悉后,主动要通时任农业部部长何康的电话,恳求道:“平江是个老区县,请何部长关心支持建设商品粮基地县。平江来了个县长,请您约个时间,向您汇报。”将军硬是把时间、地点、接见的领导都搞清楚了才放电话。
“你给我半个儿子,我还你一个儿子”
平江有个习俗,若兄弟间出现一个没有儿子的,兄弟间会将自己的儿子进行过继。1930年,裴周玉投身红军,17年杳无音信。“周玉肯定早死了。”其弟裴军遂将自己的独子裴静望写下过继字,一半给了裴周玉。
1952年,裴周玉少将打马归乡。裴军拿出承继字:“怕你死了,把个崽承继一半给你。”将军闻之,热泪双流。
1959年,将军将4岁的第七子带回交给弟弟:“你给我半个儿子,我还你一个儿子!”
“你们生活不上来,我感到惭愧”
平江长寿镇马嘶村大城屋,是方正平中将老家。此间流传将军一句名言:“平江有座回头山,我不能每年回头,就每两三年回来一次。”将军每次回乡,都走村入户,问乡亲们生活好不好:“你们生活不上来,我感到惭愧!”
将军临终遗言:“在生未尽孝,死后傍双亲。”1994年,将军魂归故乡,回到双亲怀抱。将军的侄孙方和平将记者带至屋旁的两座并排坟墓前:一座是将军的父母,一座是将军自身,紧紧依偎,碧树相拥……
“共产党人的‘三结义’”
原江苏省委书记、福州军区政委江渭清是湖南人,但其大半生战斗、工作在江苏;身后没把自己的骨灰放到八宝山、南京和平江老家,却放在了江苏一座大山上,那是他和战友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此山并无名胜,唯有一座茅山抗战纪念馆。江渭清之子江旅安深情地说:“抗战时期,江渭清与战友王必成、吴仲超生死与共,留有合影。辞世前他们都选择茅山作为归宿,他们就是共产党人的‘三结义’。”
三位新四军战将的英灵与大山同在。
■短评
道是无情却有情
徐亚平
采访平江开国将军的家风故事,时刻被将军们驰骋疆场背后严于律己、严以治家、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优良家风洗礼着,也被他们内心深处那种爱国忧民、崇善感恩的美德感动着。
严以律己治家,是将军们战争年代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精神的秉承。生活上,他们要求全家“只求温饱,不比阔气”、艰苦朴素,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学习上,他们孜孜不倦,从“泥腿子”蜕变为军政全才,不忘管儿女的家庭作业,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无疑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样板。
面对亲人,将军们苛严得近乎无情,要求家人正直正派、自立自强。将军们的家风,正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本。
将军貌似铁面无情,却也儿女情长,他们孝敬父母,感恩人民。苏振华跪着给母亲穿鞋;何能彬报答救命乡亲;钟期光牵挂过年吃不上肉的乡亲、收留“黑帮子女”……个个情系苍生。
“无情”与“有情”,构成了开国将军对自身人格、人性的完美塑造,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欲塑完美人生、幸福家庭、优良家风,当以开国将军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