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07-29 00:09:28
编者按:练何(598-668),字子俊,本姓东,祖籍唐代怀州河内郡赵柴里(今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唐太宗李世民征讨高句丽辽东城时,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献火攻计立下战功,被赐姓为“练”,封岐山侯及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练何是中华练氏得姓第一人。2017年10月23日,练何故里牌楼及巨型雕塑落成,来自海内外500余名练氏宗亲齐聚赵寨村,与当地群众共同举行揭幕仪式。本文是练何文化研究会筹备人张正义在练何故里牌楼及巨型雕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在揭幕仪式上讲话
各位练氏宗亲、赵寨村的父老乡亲,各位来宾,各位领导:
我受中华练氏宗亲联谊总会和赵寨村委会的委托,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练何故里牌楼和练何将军雕塑的文化创意。
今天,虽然我们都有一点点遗憾,不能亲眼目睹练何故里牌楼的雄姿。但万事已备,十多天后,我们会在网上(微信)了却这一夙愿。
我可以让大家提前欣赏一下练氏族人和赵寨村父老乡亲用心灵打造的这幅艺术精品。
练何故里牌楼、练何将军雕塑,全部用纯天然花岗岩雕琢而成,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美,在农村牌楼中堪称极品。她不仅是赵寨村的一道建筑景观,更是一道文化景观。
牌楼设计之初,我们就特别重视文化主题的确定。经过广泛讨论,大家统一认识,认为要突出以下两点:一是练何将军的历史功绩,二是赵寨村的古今文明。在选择牌楼的样式和建筑风格方面,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主题,尤其在牌楼楹联编撰、评选过程中,这个主题更显突出。
今天,耸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牌楼和这尊练何将军像,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时间上说,公元645年到公元2017年,1372年的时空连线,像一道绚丽的彩虹,把练何等历史英雄人物与现代名仕贤达联系在一起,生发出一串串丰富精彩的人文故事:在牌楼主柱的南北两面,雕刻了经过评选的两幅优秀楹联,“景运造初唐功显辽城绵世泽,宗风荣故里光昭赵寨启云礽”(由广东紫金练毓芳原创);“一策动天练何故事传千载,五龙朝凤赵寨新村耀九州”(由广东兴宁练力华原创),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突出了这座牌楼的主题。牌楼副柱两面,是丰满逼真的凤凰主题雕像,把凤凰村的美称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两根主柱的东、西两侧面,雕刻了“练何简介”和“赵寨简介”,让观众及后人对练何将军及其族人和赵寨村古今文明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除此之外,“练氏宗亲联谊总会捐建”“赵寨村委会监造”等字样,也同样是文化元素,从中彰显了海内外练氏宗亲和赵寨村父老乡亲为这座牌楼的辛勤付出。
练何巨型雕像
练何将军戎马雕像虽不及练何故里牌楼的规模,但在文化元素、文化内涵方面,二者完全是相映生辉!关于这尊雕像的美学意义,我没有资格讲解,大家可以尽情的领略和感悟。那么,将军雕像安放在这个位置有什么寓意呢?大家看,骏马奋蹄,将军勒缰,这完全是“驰骋疆场,凯旋归来”的意境!练何将军受命出征,纵横沙场,南征北战,不辱王命,屡立战功,现在载誉而归,村口勒马顿首。这副造型,既彰显了练何将军的英雄豪情,同时表现了普通布衣的思乡亲情,有助于塑造历史名人的完美形象。“练何将军戎马英姿”八个大字,经典诠释了这尊雕塑的丰富内涵。
石雕树立于此,也为练氏后裔、赵寨村民、过往路人瞻仰练何将军的飒爽英姿提供了方便。
将军塑像底座上的三通碑刻,更是融进了浓浓的文化元素。“义资芳名榜”上,留下了近千位为修建牌楼、树立将军像、神农坛刻字而踊跃捐资的练氏族人的鼎鼎大名,每一个名字都会衍生出一段精彩的故事,让练氏优秀家风、和谐族风传为千古佳话。在“练何故里牌楼楹联诞生记”中,我们如实记录了“练何故里牌楼楹联”征集、初选、评审的盛况,人员涉及练氏及赵寨文学才俊、广西梧州文史专家;机构涉及中华练氏联谊总会、紫陵镇、赵寨村委会;地域横跨河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再去感悟这座牌楼的气势,你会感到已经无法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从32副参评楹联中初选的15副作品,从15副初选作品中评审出的五副佳联巧对,更使我们面前的将军像和牌楼熠熠生辉!
经过练氏族人和赵寨父老乡亲的精心打造,练何故里牌楼作为一座文化丰碑巍然树立在世人面前,她是赵寨村的骄傲,更是50万练氏族人的骄傲!
2017年10月23日
图文编辑:丹水湾
版权声明
一、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二、允许非盈利性转载使用,但敬请注明作者与出处。三、文章内容仅限作者观点,与平台无关。
标签:岭南著名景观雕塑
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